专著推荐 | 尚必武《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cience Technology
麦克尤恩在关于数字革命的演讲中提到:“许多个世纪来,在许多种不同的文化中,人们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一个梦,那个梦就是创造出一个人造版的我们。就像基督教的上帝用黏土造出第一个人那样,我们自己或许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上帝,造出我们自己的第一个人造人。”实际上,人造人也是《像我这样的机器》的一个重要命题。小说伊始,叙述者查理详细描述了人类关于人造人的欲望:
这既是希望被允许的宗教般的渴望,也是科学的圣杯。对于创造神话的真实性、对于自爱的骇人行为,我们野心勃勃。一旦这个具有可行性,我们除了不计后果地顺从自己的欲望之外,别无选择。用最崇高的话来说,我们意在逃避必死的命运,直面或甚至用一个完美的自我来替换神位。实际情况是,我们试图设计出一个升级版、更为现代的自我,享受发明的喜悦和掌控的激动。在20世纪末,这个亘古的梦想最终实现了第一步,也开启了将要给予自己的一个巨大教训:无论多么负责任,无论多么错误和困难地描述了我们最简单的行为和存在模式,我们都可以被仿造并变得更好。彼时,我是个年轻人,早早就急于成为那个寒冷黎明的适应者。
查理特别强调了“宗教般的渴望”(religious yearning)和“创造神话”(creation myth)。《圣经》中,一个最重要的创造神话就是上帝造人的故事。上帝通过复制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那么人类是否也可以仿照自己的模样去创造人类? 在作品中,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亘古的梦想变为现实。让叙述者沾沾自喜的是,他是人造人的最早亲历者。无论是麦克尤恩的演讲还是小说《像我这样的机器》的开篇,都呼应了人造人时代的来临。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看待人造人? 人造人的本质是什么?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来,人造人在本质上是科学选择的结果,它与经历自然选择和伦理选择两个过程的人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聂珍钊的观点:“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自然选择解决了人的形式问题,从而使人能够从形式上同兽区别开来。伦理选择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从而使人能够从本质上同兽区别开来。科学选择解决科学与人的结合的问题。”在接受访谈时,聂珍钊又进一步阐释了自然选择、伦理选择和科学选择的实现过程。他说:“自然选择是通过进化实现的;伦理选择是通过教诲实现的;科学选择是通过技术实现的。”在小说中,自然选择、伦理选择和科学选择的区别突出表现在机器人亚当不具有承载伦理意识的生物性脑文本。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看来,“文本有三种基本形态:脑文本、物质文本和电子(数字)文本”,而“脑文本”是人体特有的“一种特殊的生物形态,是人的大脑以记忆形式保存的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作为科学选择的产物,机器人亚当不具有人类特有的生物性脑文本,缺乏辨别善恶的伦理意识。
小说有意戏仿《圣经》中上帝造人的故事,将最早的一批机器人也取名亚当和夏娃,旨在预示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小说写道:“第一批中的十二个人被命名为亚当,十三个人被命名为夏娃。”第一批机器人颇受市场欢迎,上市一周,夏娃就售罄一空。叙述者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亚当,不过让他特别振奋和欣慰的是,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Alan Turing)也购买了同款机器人。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叙述者与图灵有交集甚至因机器人问题而专程登门拜访他的原因。在小说中,机器人尚未被普及,而查理所购得的亚当仅仅是第一批二十五个机器人中的一个。查理坦言,自己购买亚当主要出于“好奇”(curiosity)。叙述者写道:
我买亚当不是为了挣钱。相反,我的动机是单纯的。我以好奇的名义,将我的财富转化为科学、精神或生活自身的固定引擎。这不是一时的狂热。这是一段历史、一个账户、一种时间存款,而且我有权利用。电子学和人类学,两个远亲在晚期现代性那里联姻了,而亚当就是它们联姻的产儿。
尽管查理不是人类学家,但他大学时代曾经修习过人类学专业。在他看来,机器人亚当是“电子学”(electronics)和“人类学”(anthropology)联姻的结晶。在谈论亚当的时候,叙述者有意提到了“科学”(science)和“电子学”,但丝毫没有提及“生物学”(biology)。叙述者用词的两相对比,揭示出亚当来到人类世界不是生物性选择而是科学选择的结果。
亚当在外貌上与常人无异,甚至比一般的男性更为高大帅气。不过,亚当英俊的人形外貌不能掩盖它并非经过自然选择和伦理选择的正常人这一事实。作为一名机器人,亚当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科学选择特征:第一,亚当没有人类的肉身,仅仅是类似人类或很像人类而已;第二,亚当的性格是叙述者查理及其女朋友米兰达根据机器人操作指南通过计算机程序设置完成;第三,亚当具有超越正常人类水平的深度学习能力,这点突出表现在它对电子信息的采集处理能力。查理买回亚当后,他最先关注的是,亚当会不会是一个无趣的伴侣。他说:“亚当会不会无趣? 在发布指令的同时,努力让买家没有一丝悔意,并非易事。确定无疑的是,别人、别人的大脑一定会继续让我们着迷。随着人造人越来越像我们,到成为我们,到比我们更像我们,我们永远都不会厌倦它们。”在叙述者看来,决定亚当有趣或无聊的最关键因素是其大脑。值得注意的是,叙述者在这里有意提到了“人造人”(artificial people)。在描述机器人的时候,英文单词artificial 通常与另一个单词intelligence 结合在一起,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脑或曰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具体表现为机器人对电子文本的采集与处理。与其说叙述者查理关注亚当的外形,倒不如说他更加在意亚当的大脑。不过,亚当的大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脑,无论它具有多高的智慧,都只是针对电子文本的信息处理器而已。亚当被认为具有思维的能力,但实际上它只具有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Science Technology
本文选自
书名: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
作者:尚必武
ISBN:978-7-301-34513-9
定价:88元
内容简介
作为当今英国文坛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麦克尤恩在作品中始终聚焦相关伦理事件,充分表达其对少年成长的关切、对社会边缘人的关注、对环境恶化的焦虑,以及对人类文明和生存现状的忧思。本书细致分析了麦克尤恩小说的叙事艺术以及浸淫于作品深处的伦理问题,重点发掘其中被学界所忽视的伦理诉求。本书放眼国外现有关于麦克尤恩小说研究的成果,但不受制或受困于西方学者的论点,而试图与之展开对话,在辩证分析中反映中国学者对西方文学作品的批评接受和批判立场,实现与西方研究同行的平等对话,进而突破并超越西方学者的批评程式与学术观点,、彰显外国文学研究的本土视角和自我立场。
作者简介
尚必武,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期刊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 (ESCI收录)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叙事学、文学伦理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荣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
本文来源:北大外文学堂
本文转载:语言学通讯、翻译学通讯
专著推荐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英国文学的命运共同体表征与审美研究”文献卷首部译作出版!
专著推荐|蒋承勇总主编《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共六卷)
专著推荐 | 读一部旅行文学,来一次文学旅行:张德明《旅游文学十讲》
专著推荐 | 如何从认知诗学与文化视角研究儿童文学?(12卷本)
专著推荐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共六卷)
专著推荐 | 《四明雅韵——宁波古代诗歌英译》在诗意中领略一座城的古音雅韵
专著推荐 | 认知诗学经典读本Cognitive Poetics(修订版)
专著推荐 | 李维屏、张群等《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美国短篇小说史》
专著推荐 | 李维屏 《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美国女性小说史》
专著推荐 | 刘建军主编《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国家社科重大成果 六卷本
专著推荐 |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系列丛书(5卷本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成果)
专著推荐 | 浓缩的文学百科辞典:原版文学核心概念丛书(9种)
专著推荐 | 到底谁是“迷惘的一代”?杨早:《对决人生:解读海明威》
专著推荐 | 文学史上永远无法侦破的悬案:艾米莉·狄金森遁世的真相| 《三种爱: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与乔治·桑》
专著推荐 | 徐有志、贾晓庆、徐涛《叙述文体学与文学叙事阐释》
专著推荐 | 邢春丽:《澳大利亚原住民小说与非原住民小说的历史批评研究》
专著推荐 | 惠海峰:《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儿童文学改编研究》
专著推荐 | 北京大学陈平原《中国小说小史》、《中国散文小史》
专著推荐 | 华媛媛、李家銮. 20世纪美国生态文学对中国道家思想的接受
专著推荐 | 《隐喻修辞:<红楼梦>语言新视野》专著推荐 | 殷贝《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中的概念隐喻与新型乌托邦寓言》专著推荐 | 傅修延 《听觉叙事研究 》专著推荐 | 潘红 《哈葛德小说在晚清:话语意义与西方认知》专著推荐 | Susan Bassnett 《翻译与世界文学》
专著推荐 | 《视觉、权力与身体:尤多拉·韦尔蒂作品中的凝视机制研究》
专著推荐 | 杨莉馨、白薇臻《“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
专著推荐 | 安吉拉·卡特小说中的空间、镜子、主观性(2023年新书)